——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師生前往衡陽烈士陵園開展
“移動的思政課”實踐教學活動
為弘揚革命精神,牢記英雄故事,,賡續(xù)紅色血脈,,4月3日,清明節(jié)前夕,,我校組織師生代表前往衡陽烈士陵園開展“緬懷革命先烈,,傳承紅色基因”移動思政課實踐教學,讓紅色文明融入青年學子基因,,引導他們把自己轉(zhuǎn)化為一道光,,像革命前輩一樣,照亮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,。
迎風冒雨,,青年學子在老師和講解員的帶領(lǐng)下一起進入烈士陵園,先后瞻仰了烈士公墓,、衡陽革命烈士紀念塔,、衡陽革命烈士陳列館。同學們在巍峨的衡陽革命烈士紀念碑前肅立,,園內(nèi)工作人員向大家講解了“113”事件,,大學生思政宣講團周琦茗同學在紀念碑前同大家分享了“狼牙山五壯士”的英雄故事,大家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向長眠在這里的革命先烈默哀鞠躬,,并獻上自己手上的鮮花,,一起緬懷革命先烈,追憶革命事跡,,感悟革命精神,,汲取奮進力量,。
2023級口腔醫(yī)學專業(yè)的唐玥同學表示,中華文明是我們的基因,,傳承五千年的文明薪火是我們的責任,,我們要讓自己成為一道光,像中華民族歷史上的能人志士和無數(shù)英烈一樣,,不斷奮斗,,不怕犧牲,勇于奉獻,。2023級畜牧獸醫(yī)專業(yè)的鄒崧同學表示,,我們生于和平時代,沐浴著春風,,但我們不能忘記是誰的付出成就了我們的今天與幸福,,我們要銘記歷史,不忘初心,、牢記使命,,努力學習,為祖國繁榮發(fā)展貢獻力量,。
參觀結(jié)束后,,大家紛紛表示,自古以來,,中華民族總有一群人在做民族的脊梁,,他們是一道道光,或為火種,,或為微光,,或為火把,高懸世間,,從未熄滅,,延續(xù)照亮著中華民族。我們要以革命先烈為榜樣,,樹立正確的歷史觀,、文化觀、國家觀,,補足精神之鈣,,自信自強,踔厲奮發(fā),,勇毅前行,,讓青春在新征程上綻放絢麗之花。
(馬克思主義學院 李建鐵 融媒體中心 補家軒 唐苑榕)
(一審:肖惠之 二審:伍婷婷 三審:李美會)